每年春节前后都是我国外贸形势波动较大的时段。海关总署2月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0.8%。其中出口1.23万亿元,下降3.2%;进口0.86万亿元,下降19.7%;贸易顺差3669亿元,扩大87.5%。
双双走软的进出口反映出疲弱的贸易增长动力,虽然业内人士指出无需对1月份单月数据过度担忧,但2015年中国外贸所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不佳,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
节日因素影响几何
2014年12月外贸数据曾经超出不少人的预期,然而就在一个漂亮的反弹过后,进出口的下降幅度还是让人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海关总署网站指出,考虑到春节因素对年初进出口同比影响较大,经季节调整,1月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的降幅分别为7.1%、1.3%和14.4%。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农历春节是在2月19日,来得较往年晚些,因此该因素对于1月份环比增速数据的影响应该有限。
2014年农历春节是在1月31日,当年外贸单月数据最低的2月进出口总值为1.53万亿元,比2013年同期下降7.5%。其中出口0.7万亿元,下降20.4%;进口0.84万亿元,同比增长7.0%。
在海关总署统计数据发布之前,高盛高华证券就曾预测,1月份外贸同比增速应该显著下滑,因为2014年相对较早的春节使得当年1月份数据偏高。“贸易增长基本面可能保持疲弱,因为内需和外需增速疲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令出口进一步承压以及上游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累及进口。”高盛高华人士称。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副研究员高凌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春节之前一个月,中国外贸企业通常会因“赶任务”加快进出口交易进程,从而推高整体外贸数据。“按照这个逻辑,1月份的外贸数据应该呈现出较好的态势,2月份则会因假期因素有所回落。”他说。
单月数据无需过度担忧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指出,每年春节前后我国外贸的单月数据都会出现较大波动,其中包含很多偶然因素,无需对此过度解读。“比如2014年12月份的进出口反弹,很可能是一些外贸企业在年底进行集中操作,1月份的进出口又出现较大跌幅,这两个月的数据都不能看作是全年形势的信号。”李健说。
李健告诉记者,必须承认我国外贸所面临的外部形势的确不容乐观:美国经济相对平稳回升,但复苏动力仍算不上强劲;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还在寻找摆脱下行压力的出路;而近期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和巴西等金砖国家的表现也不够好。
高凌云也指出,从出口数据来看,1月我国对欧盟出口2071.3亿元,下降4.4%;对美国出口2161.6亿元,增长4.9%。“这些数据与欧美经济基本面的情况比较吻合,说明国际市场的需求仍很疲弱。”
海关总署发布的我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也出现连续第四个月下滑,预示今年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初我国出口仍然面临下行压力。
事实上,面临逐渐失速的外贸增长,2014年5月份和10月份,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号文)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国办发49号文),从多方面为外贸企业创造良好环境。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进出口工作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指出,在继续落实稳增长的同时,2015年商务部还将推出更多针对外贸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打造竞争新优势的改革举措,为外贸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将被作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市场。(编辑:中国商务新闻网 www.comnews.cn)
(责任编辑:xie_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