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伟: 开放发展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全国吸收外资规模基本稳定,结构不断优化,继续呈现向高端产业集聚的态势,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对新情况新变化,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引进外资力度,营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环境,旨在稳中求进、再接再厉,坚持引资、引智、引技并举,进一步发挥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全球合作竞争中的积极作用。 马宇: 我国吸收外商投资规模如今基本保持在每年1300亿美元上下,继续维持全球最大吸收外资国之一的地位,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服务业外商投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制造业比重大幅度下降;外商投资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传统引资要素竞争优势在减弱,周边发展中国家乃至某些发达国家都对我国形成强大竞争压力。外资在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等指标中的贡献率降低,但其作用仍不可替代。 白明: 国际资本总会流向“洼地”,且国际投资大致分为要素寻求型、市场寻求型、优势寻求型和战略寻求型四类。如果单纯“图便宜”,从寻求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洼地效应”确实已经不明显,但现在外资更加看重的是中国的市场以及不断成长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带来的机会。引资要更加注意引进战略寻求型的投资。未来吸引外资要与改善投资环境结合起来,要与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我国企业的研发水平相结合,吸引外资不能只看投资额度,更要看附着于投资上的技术含量和价值再创造能力。 宗庆后: 我们在制定吸引外资优惠政策时应当扬长避短,着重出台有吸引力的税收、土地优惠政策,同时通过深化改革降低各种制度性成本,发挥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起来的产业集群优势,把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一并引进来。应当重点引进那些更高层次的、技术优势明显的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把“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到实处,提高“中国制造”的整体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快我国企业的技术提升和转型升级,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尽快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国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 傅蔚冈: 无现金交易的最大好处是,所有的交易都可追溯,通过用户点评可以激励商家提高服务品质;而商家的评价信息可以供其他用户借鉴,理论上这会最大可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但是现在以第三方支付为主导的无现金交易,实际上建立了一个消费者和商家无间联系的闭环。如何让这种闭环更加便利我们的生活,却又不至于让商家过多地知悉身份信息,这可能是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当,便利于消费者的无现金社会也可能成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温床。 巴曙松: 金融去杠杆是从资产端约束债务率的攀升,仅仅是稳杠杆的一环,更为核心的是要从负债端入手。2016年底国务院发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分类、分级应急处理,强化债务风险责任追究,防范区域系统性风险。此外,2017年上半年,财政部频频警示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扩张,意在控制这类债务的无序扩张,在国企领域也在推动“僵尸企业”的出清。当前,最为根本的应当是,加快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关系的重塑以及国企改革,这是从中长期约束债务扩张、稳住杠杆率的有效机制。 聂日明: 今年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及无锡这类二线城市已经展开激烈的人口争夺战。从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监测数据来看,2016年的进城农民工同比负增长,下降了1.1%,这表明农业人口的城市化已经停止。一个城市的人口要增长,总量上来看,必然是其它城市的人口在降低。城市从农村抢人相对容易,只要有就业机会、有钱赚,农村人就愿意到城市里打工。但当这个农民变成工人、市民的时候,其它城市再想吸引他过去,一份就业机会肯定是无法满足他的,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优质的社会福利都必不可少,允许流动人口落户是重中之重。 安宁: 股票停复牌本是上市公司的基本权利,然而,有些公司却用停牌来“自我调节”股价;还有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因股价逼近股权质押清仓线,又无力及时补充抵押物,干脆一停了之,蛰伏以待市场回暖;还有的公司大股东面对市场并购,束手无策,索性“关门谢客”。这种“任性停牌”已经打破了市场的平衡,甚至对投资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改进停复牌制度,引入惩罚机制;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要提高觉悟,权衡停牌利弊,不要把停牌当作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也不要因为停牌而失去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 张敬伟: “地条钢”之害,公众皆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质量不达标,往往是导致“豆腐渣工程”的罪魁祸首。按照中央取缔“地条钢”的时间表,今年6月30日前彻底取缔。但是有些地方依然有企业顶风违纪生产“地条钢”。从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的情况看,“地条钢”的地下产业链已基本斩断。但是,伴随着新经济周期的来临,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块大蛋糕,如果不把这种低端产能彻底去掉,任由其在市场中野蛮生长,后果不堪设想。 李迅雷: 经济潜在增速处于下行阶段且尚未见底时,很难相信新一轮经济周期会启动;当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尚未完成、市场没有出清的时候,更不要奢望新周期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从货币规模过量到货币规模适中,从资产荒到资产过剩,也是金融周期见顶回落的表现形式。因此,离“钱多人傻”时代的结束,已经为期不远了,只是资产价格高估值的思维定势暂时还将存在,但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放弃幻想了。
(责任编辑:xie_hua) |